“十三五”期间,围绕提升员工竞争力,促进员工成长、成才,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,学校的教学工作持续聚焦在课程建设,从课程体系对标“五种品质”、课程大纲国际化、精品课程网络化,核心课程小班化等方面进行了连续的,系统的教育学改革。学校紧扣提高课程质量,持续聚焦课程建设,学校决定推动课程饱和度、深度和学业紧张度建设。4月25日,通讯社记者对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专业教师刘灵杰进行了专访。下面是刘灵杰老师参与课程“三度”建设的一些意见与看法。
课程“三度”建设,包括“课程的饱和度、深度和学业的紧张度”这三个方面。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,员工需要不断通过实验,通过对人体、动物实验的样本进行实验操作,了解其生理机制,以此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。课程的饱和度的不够,学业的深度也不会提高。课程的饱和度、学业的深度和紧张度都是相互关联的,人体生理学这门课知识点较为复杂与精细,所以应该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,增减其课时量,以兼顾课程的深度与难度。课程“三度”建设中的紧张度需要员工的配合,员工课后应该付出努力,利用慕课平台自主学习,拓宽课外的知识点,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点,自主提升自我学习能力。加强学业的紧张度。
膳食营养,从健康服务与管理这门专业来说,它应该既含有现代营养学的知识同时也需要突出健康管理的内涵。以中医药膳为例,对于古人而言,药物与食物是有相通性的,把这些有益的食物和安全性较高的药物结合起来,获得一种既可以满足食物的口感,又具有保健和养生作用的一类膳食,对于现代人探索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启示。膳食营养与中医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课程的饱和度和深度。提高课程的饱和度,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效果。可以申请建立一个药膳或者烹饪的实训室,做一些药膳的实践。员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,提高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,从而增加对理论的理解。人体生理学和膳食营养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两门学科,没有充足的实验课,其中的理论知识将会显得晦涩难懂。实践课程对于加强学业的深度、饱和度和紧张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课程“三度”建设发展推动我们学校的发展,对我们的课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实验体系是现代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,员工通过不断的训练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而且丰富了自我的思维能力。我们需要抓住课程“三度”建设这次的机会,来迎接自我的机遇与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