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着和煦的五月风,伴着初夏的明媚阳光,我们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——母亲节。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。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,时间为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。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,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,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,又叫忘忧草。
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。在一月八日这一天,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致敬。17世纪中叶,母亲节流传到英国,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。在这一天里,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,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。
1906年5月9日,安娜·贾维斯的母亲不幸去世,她悲痛万分。在次年母亲逝世的周年忌日,贾维斯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,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。贾维斯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,请求为她的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。她母亲生前为这一教堂的星期日学校服务了20多年。1908年,教堂宣布贾维斯母亲忌日——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。贾维斯还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,开始大规模宣传,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节日。她的呼吁很快得到热烈响应。1914年,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。
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,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。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,双手放在膝上,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。
随着邮票的传播,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,它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,开着鲜艳美丽的花朵,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,叶片细长而不易卷曲,花朵雍容富丽,姿态高雅别致。人们把思念母亲、孝敬母亲的感情,寄托于康乃馨上,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,受到人们的敬重。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。
萱草花是母爱的象征,是我国的母亲花。有诗吟:“萱草生堂阶,游子行天涯;慈母依堂前,不见萱草花。”在我国古代的时候,在孩子即将出门远行的时候,家里的人会种下萱草花,以此来宽慰母亲要减少对即将出行的孩子的思念,也在劝母亲要放下对孩子的舍不得和牵挂,开心的在家等孩子归来。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母爱如山,母亲为子女付出了青春、心血和爱心,从不去计较回报。母爱是圣洁和伟大的,她给予我们生命。母爱又是简单的,因为这纯洁的爱,不求任何回报,作为母亲而言,她们不求儿女永远陪伴,只求亲情永恒,儿女幸福平安。所以,我们应该感恩母亲,以爱回报母亲。
感恩,我的母亲!感谢您,给我生命,把我养育成人;感谢您,无私付出,爱我毫无保留;感谢您,日复一日,为我牵肠挂肚!母亲,在母亲节,祝您与所有母亲一样,平安快乐,健康长寿,一生幸福。